top of page
簡介
新樓街位於邊境禁區的沙頭角墟內,與中英街一渠之隔。新樓街不單是一條街道的名稱,更是由22幢兩層高樓房相連而成的一列排樓的名稱。新樓街建於1933-1934年,是典型的「廣州式騎樓」建築,騎樓下的走廊可供行人遮陽擋雨。由於此處的環境仍保持三十年代的面貌,因此又稱為「民初街」,在香港有如此規模的排樓實屬罕見。自2011年起,新樓街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。
建築特色
22幢的房屋均由葉標記和溫林記建造,建築兩層高,地下是商舖,樓上是起居生活間。建築物結構以磚塊砌成,外牆用灰水批盪,屋頂是以木為棟樑及瓦片組成的斜頂,近屋後位置設有天井(大部份新樓街在維修時把天井密封了),每層高4.5米,闊4.3米,深16.7米。樓層間設一道木樓梯連接,而二樓後來多加建樓梯通往天台,天台互通22幢樓房,成為了另一道戶外走廊。
二樓起居間呈長方型,由騎樓位置可一直通往屋後的廚房和厠間,屋主多以木板分隔房間。整層只有兩邊對流窗設於屋前後的盡頭處,即騎樓及廚房位置,因此,這裡成為全層光線最充足、空氣最流通的地方。由於樓底較高,起居間會用木樑間板蓋建閣樓,供居住或擺放雜物。
歷史見證
沙頭角地標新樓街,是區內唯一具規模的歷史建築群,由建築的規模及騎樓下一列的商舖,足以見證沙頭角墟在三十年代已踏入光輝的歲月。曾在新樓街做買賣街坊稱,六十年代的新樓街是十分繁忙的市集,街道兩旁為各式其式的排檔和檔攤,靠近排樓的排檔主要是經營飲食,靠近河邊 的主要是售賣鮮魚和農作物的檔攤,排樓下的商舖曾經營過多種行業,如飲食、米舖、火水糧油、布疋、長生店、影樓、教育、藥材、傢俬、百貨、黃金錶飾、診所和魚會等等,應有盡有。無論是港人、內地人,及居住偏遠的鄉村和島嶼如荔枝窩、鎖羅盤、谷埔、三椏村、吉澳、鴨洲等的村民和水上人也來趁墟。
八十年代初,內地改革開放,大量的內地居民前來購物,帶動中英街和新樓街一帶的商貿急促增長。回歸後,中港兩地的邊境政策不斷限制出入沙頭角墟的人流,使沙頭角和新樓街一帶生意大減,加上不少新樓街的業主早已遷出區外或移民海外,使不少樓房丟空,經濟環境及社會氣氛日漸消沉,令這個富有歷史、社會及建築價值的地方逐漸被遺忘,步入「廢墟」的邊緣。
bottom of page